在未來的幾年內,自動旋壓機市場競爭會更加白熱化,利潤空間會再度壓縮,將會出現部分企業生存困難的現象。但是到目前為止,各大品牌依然沒有突破地域限制,市場占有率有限,從這個層面上,各地方區域是有空白點的,有空白點,必然就有利潤點的存在。
有人認為,可以用自動旋壓機上游資源整合,靠產業鏈推動下游洗牌或者具有實力的自動旋壓機企業從中間突破,例如成立產業聯盟作為推手、控制基材漲價等等,以推動產業洗牌。但是,這些理想性的模式在自動旋壓機行業都比較困難,因為大多旋壓機企業仍受制于管理體系混亂、人才缺乏的等諸多因素中。
自動旋壓機在應用數控技術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能收到以下效果,即縮短準備時間和加工時間,能適應加工條件的變化,提高重復加工精度并能防患事故于未然等。然而其中的某些方面有些新型液壓仿形自動自動旋壓機也完全能夠達到。此外數控自動旋壓機不管采用哪一種控制方式,旋輪道次的確定和輸放在很大程度上都要靠操作者的熟練技巧。因此數控自動編程技術將是今后一個重要的研究課題,應做到只按一定的例行程序輸入工伯件的形狀,尺寸及旋輪的形狀就能確定和輸入旋輪道次并能旋出合格的產品。
自動旋壓機技術是一項具有悠久歷史的傳統技術,據文獻記載早起源于我國唐代,由制陶工藝發展出了金屬的旋壓工藝。到20世紀中葉以后,隨著產業的發展和宇航事業的開拓,普旋工藝大規模應用于金屬板料成形領域,從而促進了該工藝的研究與發展。在二十世紀中葉以后,普通旋壓有了以下三個方面的重大進展:普通旋壓設備逐漸機械化與自動化,在20世紀50年代出現了模擬手工旋壓的設備,即采用液壓助力器等驅動旋輪往復移動,以實現進給和回程,因而減輕了勞動強度。